自體免疫甲狀腺炎

「自體免疫甲狀腺炎」是一種慢性的甲狀腺發炎,肇因於身體產生攻擊自己甲狀腺的抗體所導致的疾病。不一定需要吃藥,也不一定有症狀。大多數人是在體檢時意外發現的。

自體免疫甲狀腺炎的症狀

若自體免疫甲狀腺炎並不嚴重,沒有影響到甲狀腺素的製造,就可能沒有症狀;但是伴隨著病程的演變,當甲狀腺素的製造開始出現異常時,就可能出現甲狀腺功能的亢進或低下。

成因與診斷

自體免疫甲狀腺炎的成因至今未明,目前認為多重原因會共同影響,包括﹔先天遺傳、生活壓力、飲食中碘攝取不均衡等。

臨床上診斷自體免疫甲狀腺疾病,主要是藉由抽血檢查,檢驗血液中是否有攻擊甲狀腺的「抗體」存在來診斷。如下方的個案抽血報告:

自體免疫甲狀腺炎抽血報告

抽血報告中可以看到攻擊甲狀腺的抗體為陽性,可診斷為「自體免疫甲狀腺炎」且合併有「亞臨床甲狀腺亢進」(可點擊連結看相關介紹)。

這兩個疾病之間的關聯,自體免疫甲狀腺炎為「因」,亞臨床甲狀腺亢進為「果」,所以我們可以說此人「身體產生了抗體,攻擊甲狀腺,造成自體免疫甲狀腺炎,導致了亞臨床甲狀腺亢進」。

自體免疫甲狀腺炎,超音波的表現

因為甲狀腺經歷了反覆發炎,所以超音波下可見甲狀腺的樣子像「海綿」,呈現不均勻回音(heterogeneous echogenicity),或稱為結節狀增生(nodular hyperplasia)。正在急性發炎時,可能看到甲狀腺腫大,合併血流增加。

自體免疫甲狀腺炎的超音波表現

自體免疫甲狀腺炎的種類

最常見的疾病包括葛瑞夫茲氏病(Graves’ disease),會造成甲狀腺功能亢進;橋本氏甲狀腺炎(Hashimoto’s thyroiditis),會造成甲狀腺功能低下。

三種最常見攻擊甲狀腺的抗體,則包括﹔抗促甲狀腺素抗體(anti-TSH antibody)、甲狀腺過氧化酶抗體(anti-TPO antibody)、甲狀腺球蛋白抗體(Anti-thyroglobulin antibody,ATA)。

注意事項

有自體免疫甲狀腺炎的人,飲食要注意不要攝取過量的「」,包括:海帶、海苔與昆布等。日常作息方面,則須儘量維持規律、睡眠充足。抽會刺激甲狀腺,也應避免。

結語

自體免疫甲狀腺炎在甲狀腺功能正常不需治療,但需要持續追蹤。如果有相關症狀發生,則建議至門診求診,絕大部份都可以透過簡單的治療就獲得良好的控制。